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云开app官网 > 新闻动态 > 军区开会,军长坐后排,副司令对他说:你的军衔比我高,请坐前排
军区开会,军长坐后排,副司令对他说:你的军衔比我高,请坐前排
2025-05-22 09:14    点击次数:87

1958年春天刚开始的时候,广州军区的会议室里坐满了大将。广州军区那时的副司令员温玉成,正在主席台上摆弄文件,突然看到后面坐着一位头发已经白了的老将军,正一心一意地看着会议资料。

灯光下,这位老将军胸前的三枚将星闪闪发亮,他坐得笔直,军人那股子硬朗劲儿一点没变。温玉成赶紧从主席台上下来,走到将军面前,恭敬地问道:“能让军区副司令这么尊敬的老将军,到底是哪位啊?”

1915年,温玉成在江西兴国的一个穷苦佃农家里出生。他只上过几年私塾,但15岁那年就勇敢地加入了红军。在经历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大战斗后,他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慢慢升为了团政委。

在长征路上,他先后在第八和第五红军军团工作,经历了湘江上的激战和草地上的部队分散,这些都是关乎生死的严峻考验。西路军战败后,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回到了延安,这一路走来如同在鬼门关前徘徊,这样的经历让他变得异常坚强,永不言败。

抗战一开始,温玉成就被安排到新四军工作。在阳澄湖那边,他带着部队打了一场漂亮的埋伏战,这场战斗后来被改编成了大家熟知的《沙家浜》。到了解放战争时候,他在东北战场上多次立下大功,从师长一路做到了41军的副军长。

1950年,抗美援朝的战火燃起,当时40军的军长温玉成带着部队,作为第一批进入朝鲜,打响了咱们志愿军在国外打仗的第一仗。这位打过无数次仗的老将军,为啥会对另外一位军长那么尊敬呢?

坐在后排的那位老将军,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明仁。陈明仁1903年在湖南醴陵出生,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。在抗日战争时,他带着71军在回龙山打了一场硬仗,从此名声大噪。到了解放战争,他在四平给东北民主联军制造了不少麻烦。但到了1949年8月,他果断地在长沙带领部队起义,为湖南的和平解放立下了大功。

起义之后,陈明仁就当上了21兵团的司令员。到了1952年部队重新编排的时候,上面本来是想调他去大军区工作的,但他自己却提出想留在改编以后的55军,继续当军长。

当有人不明白时,他解释道:“这种不为自己着想,总想着大局的胸怀,正是老一辈革命军人让人敬佩的地方。”

这时候,温玉成虽然是陈明仁的上司,但他心里一直记着这位老将军为革命做的贡献和他的军事本事。在柳州开会的时候,温玉成一瞧见陈明仁坐在后面,就赶紧走过去请他往前坐。可陈明仁面对温玉成的真心邀请,却摆摆手说:“我就不往前坐了。”

这件小事让大家看到了两位将军的好品质。温玉成从不摆官架子,一直都很尊重老革命;陈明仁也不在乎自己过去的功劳,严守部队规矩。会议一完,温玉成就和陈明仁一起走出会场,俩人就怎么训练部队聊得很投机。在场的参谋人员都看到了这一幕,这事后来在广州军区传为佳话。

在革命大家庭里,像这样不在乎自己职位高低、彼此敬重的事情数不胜数。1955年发军衔的时候,许光达自己要求降低级别;粟裕也是好几次都不肯接受元帅的称号。这些为国家打天下的将军们,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。

现在,广州军区军史馆里依然展示着那次会议的老照片。照片里,温玉成弯下腰和陈明仁聊天的画面,最能代表人民军队的好传统。看着这张颜色已淡的老照片,我们好像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,感受到了革命军人之间那种超越职位的真挚感情。